摩洛哥地處北非,西邊是洶涌的大西洋,北邊是溫柔的地中海。作為一個非洲國家,摩洛哥人會說法語或西班牙語,大街上到處是濃郁的歐式建筑,連路牌也是阿拉伯語和法語同時在線。摩洛哥經(jīng)濟處于非洲前列,氣候適宜,沒有黑人,還盛產(chǎn)美女,有人便稱這里是”假的非洲國家“。
摩洛哥位于非洲西北端,陸地上與阿爾及利亞和西撒哈拉相鄰,隔直布羅陀海峽與西班牙相望,面積約45.9萬平方公里(不包括西撒哈拉26.6萬平方公里)。除此之外,西班牙還控制摩洛哥北部休達、梅利利亞及地中海沿岸一些小島。
摩洛哥最早的居民是柏柏爾人,公元7世紀阿拉伯人進入,8世紀建立第一個阿拉伯王國,1660年阿拉維王朝建立并延續(xù)至今。
如今摩洛哥八成人口是阿拉伯人,本地柏柏爾人占兩成,信奉伊斯蘭教,阿拉伯語為國語。由于長期被法國殖民,通用法語。
摩洛哥不同于其他阿拉伯國家,由于地處北非西北角,距離阿拉伯中心地帶較遠。阿拉伯人來到這兒建國,帶來了伊斯蘭教和阿拉伯文明,但很快就脫離遠在巴格達的阿拔斯王朝。
圖-摩洛哥的蘇丹
200多年后,本地柏柏爾人重新掌權,而且這次統(tǒng)治長達500年。摩洛哥是北非柏柏爾人最多的國家,該國純正的柏柏爾人占兩成。
不管怎么樣,阿拉伯人在宗教上同化了柏柏爾人,在大航海時代,阿拉伯人重新占據(jù)統(tǒng)治地位,建立了阿拉維王朝。
最讓摩洛哥人自豪的一件事,奧斯曼土耳其征服了所有阿拉伯國家,除了阿拉維王朝。從地中海東岸到西岸,土耳其人到這成了強弩之末。
摩洛哥的國旗,首先是伊斯蘭創(chuàng)始人默罕默德的紅色,卻并沒有阿拉伯帝國那三個王朝的白、黑、綠,因為摩洛哥對阿拉伯帝國認同感不強。國旗上也沒有奧斯曼土耳其的星月,而是用了一個綠色五角星,這是阿拉維王朝旗幟上的星。
圖-西班牙入侵摩洛哥
1830年,法國開始入侵摩洛哥的鄰國阿爾及利亞,并逐步建立殖民地。同一時間段,西班牙正越過直布羅陀海峽,逐步蠶食摩洛哥北部領土。
1912年,摩洛哥淪為法國的保護國。同年法國與西班牙簽訂《馬德里條約》,摩洛哥北部和南部伊夫尼等地劃為西班牙保護地。法國尊重西班牙已經(jīng)占據(jù)的地盤,北部重鎮(zhèn)丹吉爾歸西班牙,但是法國新占的中部卡薩布蘭卡與拉巴特歸法國,最南部沙漠地帶也給了西班牙。
圖-摩洛哥人
1956年,摩洛哥獨立,法國和西班牙占據(jù)的土地合并在一起。不過西班牙仍然占著摩洛哥北部休達、梅利利亞及地中海沿岸一些小島,到現(xiàn)在都有領土爭端。獨立后的摩洛哥,仍然在經(jīng)濟、軍事等各領域,與法國和西班牙緊密聯(lián)系在一起。
摩洛哥前兩大貿(mào)易伙伴是西班牙和法國,摩洛哥出口接近一半是去西班牙和法國,進口進三成來自西班牙和法國。
圖-摩洛哥人
摩洛哥軍事上與法國關系密切,大部分軍事裝備從法國買,小部分從美國買。2018年,法國建設的非洲第一條高鐵通車,線路是丹吉爾—拉巴特—卡薩布蘭卡,連接摩洛哥最重要的三個城市。
目前非洲到歐洲的輸油管道,從阿爾幾內(nèi)亞開始,途徑摩洛哥,穿過直布羅陀海峽到西班牙和葡萄牙。摩洛哥與西班牙正在修建一條穿過直布羅陀海峽的海底鐵路,該鐵路將是連接歐洲與非洲的首條鐵路線。
摩洛哥的法國與西班牙僑民接近200萬,大多數(shù)在幾個大城市生活,如果算上歐洲游客,摩洛哥可以說滿街歐洲人。
圖-摩洛哥人
非洲的黑人主要在撒哈拉沙漠以南,摩洛哥土著柏柏爾人不是黑人,阿拉伯人也不是黑人,再加上大量歐洲人在摩洛哥,這個國家沒有黑人。混血出美女,也正是摩洛哥現(xiàn)在的寫照。